發布時間:2019-10-14 10:48:53來源:魔方格
8月美國SAT考試落下帷幕,你覺得難了嗎?
根據考團學生們的反映,這次Curve在閱讀方面應該是十分友好的,小說部分的較難,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較后做歷史文章的速度和準確率。而且此次試卷為2019年6月schoolday test,但CB官方當時流出了多個版本,因此考試的內容屬于新題。本次出現了不同的加試(Section 5),紐約考場加試了語法題,波士頓考場加試了閱讀,也有收到部分考場加試數學。
總體來說,這次CB還是比較友好,為了杜絕作弊,也著實下了一番功夫,接下來,一起來看看這次考試都考了些什么內容吧!
閱讀部分
閱讀部分整體難度中等偏上,尤其是小說有點不是很好懂,問題問得比較細,可能很多同學會在這里卡住。個別題出的順序有點奇怪,第三篇的科學的主題題放在第三道,不排除是不同卷題目順序不一樣的情況。預測curve不會特別嚴,估計錯5題以內都是錯1扣10。
Passage 1
文章: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
這次閱讀的首篇小說是普遍反映偏難的部分。
文章的敘述者是一位十幾歲的女孩,她是鋼琴老師馬薩萊斯小姐的學生,他們正在準備一場獨奏會。盡管孩子們的父母似乎對這個想法不那么興奮,但馬薩萊斯小姐確實為她的學生和他們的音樂天賦感到驕傲。她愛孩子,尊重孩子,自己也保持著孩子般的天性。
一名來自格林希爾學校的殘疾學生表演了一段名為“快樂陰影之舞”的音樂之后,父母們呆呆地坐在那里,都很不自在。他們驚訝地發現這個女孩很有天賦,一致認為這種天賦浪費在了有缺陷的人身上。馬薩萊斯小姐表示她愿意違背常規來保護她的學生,堅持認為這個女孩很有能力和天賦,不管其他人怎么想。
Passage 2
文章:
這是一篇社科的題目,理解起來比首篇小說容易。
以前都以為大家不愿意vote是因為沒意識到投票的重要性,只要讓大家意識到就愿意投了。文章指出一個新發現,就是放人們在大家都投票的context里就會更有利敦促人們投票。
Passage 3
文章: Human Activities Boosts Brain Size in Animals
本篇文章研究動物的大腦。
隨著人類大都市的不斷發展,城市一體化的影響日益明顯和深刻。許多動物被迫調整自己的行為,逐漸學會躲避、智取甚至與城市里的新鄰居交朋友。明尼蘇達大學生物學家Snell-Rood和本科生Wick較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一些動物通過發展更大的大腦來適應人類的存在。
科學家認為,城市或附近的動物的大腦會比其他地方的更大,原因可能是人類的活動或者城市的食物,但是由于動物身體大小基本無異,因此得出結論是人類的出現影響了動物大腦大小的發育,因為動物需要應對人類做出一系列反映。但是文章末尾也指出,需要進一步實驗來確定結論的可靠性。
Passage 4
第一篇
文章:Oration
第二篇
文章:Americans No.1
說的是法國是盟友,美國人要好好幫助法國人;第二篇說法國這趟渾水美國人不要參與,只會給自己帶來風險。
Passage 5
文章:Ancient Volcanic Explosions Shed Light
火山爆發的痕跡能夠推斷出當時水星的情況。說是星球上的crater可以測出年紀,這樣就能大概知道水星上的火山爆發大概是什么時候發生的。實驗表明火山的爆發不是在水星剛形成的時候就有了,而是過了一段時間,而且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文法部分
本次考試整體難度中等偏上。語法部分出現了不同考場的文章篇幅排序完全不同(僅僅篇幅不同,但是一篇中的題目和題目順序還是一樣的)。有幾個標點符號題需要仔細看清,不然會進坑。本次也出現了句子合并沒有選較短的情況,也是在考前的19年6月北美做題中我們反復強調的。
passage1:Science Says
一篇規整的說明文,考察的題目比較基礎,從平行結構到一致性的考察,都是平時大量練習的。
介紹了科學家除了學術能力之外的一項重要能力:交流能力。一方面交流能力能夠很好幫助科學家進行科普,建立科學和大眾之間的橋梁;另一方面科學家的交流能力可以為科學家們換來真金白銀的科研資金。
passage2:Rock and Roll en Español
本文的考題出現了詞匯題、常用介詞搭配和一些需要大家仔細分析的標點題。(be known for/distinctive)。有兩個非常討人厭的標點符號題,第一題如果大家對括號的用法不夠熟悉的話,就會很糾結,括號畢竟不會被其他標點符號覆蓋,也不會覆蓋其他標點符號。
講述了西班牙語世界的搖滾樂的發展。之后還真有一個樂隊,特別的牛,叫做Los Lobos,這個樂隊得了好多次格萊美獎,甚至進入了搖滾樂名人堂。然后搖滾樂今天仍然在西班牙語世界很火,而且有了自己的風格。
passage3:Gwen Ifill’s Legacy
第一個難點是一上來的固定搭配,第二個難點是后面出現的標點符號,人名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的問題。第三個難點是冒號前面加不加標點符號的問題,應該是within quotation,所以不加標點直接連。排序題比較簡單,按照時間線索就可以解決。
黑人女記者見證了黑人在政壇一路上升的過程。首先是1980年代,然后是21世紀,從地方行政長官一路到成為總統,黑人在國內政治的道路上高歌猛進。同時,Ifill自己也在成為國家級記者的道路上一路成功。較終,Ifill自己為新一代的記者樹立了榜樣,被人視為燈塔。
passage4:A Plant’s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自然科學類的說明文,內有圖表題,非常常規的考點。文章詳細解釋了為什么溫度會影響指物開花的時間。出現了比較難的一些篇章和詞匯題。
數學部分
總體來說數學部分并不是很難,正常的考試重點,從幾何到函數都出現了不同的題。數學比較好的同學估計第三部分10分鐘就可以搞定,第四部分30分鐘,有充分的時間檢查。
▌Section 3
數學非計算器部分一如既往的較為簡單,對考生基本構不成威脅。很多時候帶數比直接解方程快很多。
涉及到的知識點:
1. 解一元一次函數和二元一次函數依然是考試的重點,以解方程和帶圖像的選擇題居多。
2. 一次函數中斜率知識點的考察依舊是重點。通過給出的文字問題寫方程,或者根據方程,理解方程中的數字信息。
3. 指數增長問題有兩道。其中一題是類似化學中常見的Half-life,只需要注意指數代表的含義。
4. 三角出了兩道題,一道題偏圖像幾何。另一道偏三角函數:三角形ABC和DEF相似,已知三角形ABC所有邊長,求Cos D的值。
5. 圓出了一道題,根據已知圓公式 x2+y2=16,求兩倍半徑,圓心在原點的圓的公式。
▌Section4
這一次第四部分的考試比較簡單,幾乎不需要用到計算器。題干不是很長,大部分是帶圖的選擇題,考察學生的圖表分析能力。
重點關注:
1. 簡答部分兩道box plot題比較意外,因為一般這類題型會出現在選擇題。如果看不懂box plot就很吃虧,因為難度很小。一道問中位數,另一道問范圍。
2. 三次函數選擇題沒有出現,只有看一次函數圖像選擇函數表達式。
3. 散點圖考察lines of best fit 依舊是老考點,好在這次非常簡單,出了一個選擇題,有幾個數據點是低于lines of best fit的。
4. 立體幾何考了一個問題,難度比其他大。一個6面體,容量為6000立方厘米,四個側面各是300平方厘米,求地面積。答案應該是400平方厘米。
5. 三角形考了一個全等問題,需要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讀題時一定要看準那條邊和那條邊全等,不要搞錯順序。
6. 指數問題出現在了簡答題里比較意外,但不是很難。需要懂得把x的幾次根轉化成x的幾分之一次方。
7.指數增長題不是很難,帶入題里的信息就沒有什么大問題。
8. 統計類型的題對于統計學的基本知識要求較高,重點考察平均數,中位數,和標準差(mean,median,standard deviation)。
9. 可能性只考了一道圖像題。一片區域被分成ABC三個部分,如果隨機選擇一點,并且這一點不在A區域,那么這個點出現在C區域的幾率是多少。答案應該是c/(b+c)
10. 一道文字與圖像題,比較基礎。是走路上學忘帶書本回家再跑回學校的類型。
11. 一道題考查加速度,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對沒學過物理的考生也很友好。
寫作部分
這次寫作的文章節選自洛杉磯時報,題目是How to Save Both Elephant and Ivory Trade,這類文章比較貼近考生日常學習,寫起來相對容易。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早在2016年11月考試中也有一篇關于大象保護的文章被引用,這是不是也算一種重復。
從寫作手法上來說會比16年11月的文章更好定位一些,并且從文章的內容整體結構上也會更加清晰一些,希望大家在對之前的文章有了基本認識之后,能夠加深對于文章結構和文章思路遞進的一個識別。
這也提醒我們在對于寫作這個部分的備考中也需要一邊理解文章的手法,分析思路,另外一邊也要熟悉這個話題,熟悉他的背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