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06 15:13:13來源:魔方格
學習英語的時候,很多人總是無法邁過兩個坎,第一個坎是單詞坎,第二個坎是語法坎,很多人認為學習英語,就是背單詞和學語法,因此很多人不停的背呀背,另外一群人不停的學呀學,其實在這里,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就是單詞和語法本身,其實是兩者關聯性非常強的,兩者是互為體系的。
所謂的互為體系,其實很多人在學習語法的時候,都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其實語法本身,其實是以單詞的詞性為基礎的,而很多人在學習語法的時候,其實是忽略了詞性,在單純的學習語法知識,因此學完了之后經常感覺,一到句子當中就不會用了,其實這種不會用的感覺,很多時候是因為割裂的語法與單詞之間的聯系。
當人們背單詞的時候,人們也往往會忽略這一點,也就是在背單詞的時候,有的人喜歡背單詞的中文意思,有的人喜歡背單詞的拼寫,有的人喜歡看單詞的例句,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其實都忽略了背單詞的詞性,也就是把單詞的詞性給當做一個不重要的東西,完全給忽略掉了,因此回頭來,當再去學習語法,以及再去分析長難句的時候,會發現根本就都不會用,為什么不會用?為什么不會找呢?
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因為,其實任何一個語法元素,比如說主語,我們都要知道,他一定要么是代詞,要么是名詞,要么是非謂語動詞。以此類推,當分析長難句,分析句子語法結構,尋找主語的時候,其實我們的大腦里,其實是有一個標準的,我們應該是按照這個標準去尋找到底誰是主語,他一定要么是代詞,要么是名詞,要么是非謂語動詞,他才可能是一個主語,他才會被我們找出來,否則的話,他是沒有資格來當主語的。
相應的,句子的謂語,句子的賓語,句子的表語,一定是有自己一定特定的詞性的,也就是當真正讀句子的時候,當我們來分析句子成分的時候,他身上一定是通過詞性而展現了特定的特征,才會被我們發現,它是句子的主語,謂語或者是賓語。但是如果你對于單詞的詞性,對于一個單詞,到底是代詞,名詞,形容詞,副詞,介詞,亦或者是連詞,如果不清楚的話,其實你是無法分析句子的結構,同時也無法分析長難句的。
也許你會說,無法分析又怎樣?我能做對題就好了,誰管能不能分析長難句。
此言差矣,托福閱讀和聽力70%-80%考的都是細節,而對于細節的考查,主要考的就是邏輯關系,如果想邏輯關系抓得準,就是要有極強的分析長難句的能力,要把長難句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做題的時候才能一抓一個準,而且能保證極高的閱讀速度。
因此整個的邏輯推演,我們倒推過來,大家就全都明白了。
如果想搞定細節題和句子簡化題——>就要搞定句子和句子之間的,以及句子內部的邏輯關系。
如果想搞定句子的邏輯關系——>就要拆分清楚句子的語法結構。
如果想拆分清楚句子的語法結構——>就要有極強的分析長難句的能力。
如果想非常好的分析長難句,——>就要熟悉單詞的詞性。
解決單詞詞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背單詞的時候不光要背單詞的中文意思,還要背單詞的詞性,兩者同樣重要。
到這里,各位無花果就非常清楚了,其實在ETS的眼里,托福考試是一個非常完整的邏輯鏈條,他是按照這個邏輯鏈條,一層一層來進行考察,如果你想解決他最終的問題,也就是你最終想快速準確的做對題,就要明白ETS其實背后到底想考查你什么內容?以及什么能力?
這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很多時候,最終做對題只是你的一個結果,而你做對題的原因,是隱藏在你一開始努力的方向之中。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無花果在瘋狂的刷題,但是刷題之后也并沒有提升自己的成績的核心原因,也就是,你總在準備最表象的層面,而沒有抓住ETS到底想考察你的核心能力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