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01 09:06:10來源:魔方格
借鑒德國“工業4.0”的概念,我國政府于2014年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行動綱領,其中提出“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也明確了“到2035年中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的目標,針對的也是制造業。可見未來的建筑行業走向必定是高度的智慧建造。
很多人不由得發出疑問:“智慧建造發展史是怎樣的?它的定位和工作內容是什么?值不值得考?下邊讓小編逐一講解有關“智慧建造”的那些事。
智慧建造建設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 建筑業始終是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傳統行業, 根據麥肯錫的統計,從應用、資產、生產力水平等方面綜合評估,在所有行業中數字化水平最低的是農業,倒數第二就是建筑業。 當數字化、信息化成為必然,已經深切地改變著其他行業時,建筑業卻依然保持著傳統的粗獷性建造模式,沒能跟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步伐。
建筑工業化是我國傳統建筑業已經迎來的一場大變革,其深遠影響和意義將超越秦磚漢瓦和鋼筋混凝土這兩次人類居住建筑建造方式的革命。如果建筑圖紙依然延用CAD設計模式,設計方、施工方乃至業主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信息傳遞和共享,將必然導致因信息溝通不暢出現返工,從而造成超時、超預算的情況屢屢發生。
為了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提升建筑數字化水平,運用新興信息技術,借助BIM、大數據等推動建筑業信息化、工業化發展,實現參建各方協同合作,是未來建筑業的必然發展趨勢。
那么,在新型建造方式中,企業如何才能高效地走向高度智慧建造?建筑從業人員應如何適應時代發展所需?這些都是各級政府部門及建筑從業者面臨的重大挑戰。
政策東風,智慧建造迎來大發展
1、2014年八部委印發《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智慧城市是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2、住建部印發《2016——2020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的通知》
強調“十三五”時期,全面提高建筑業信息化水平, 著力增強BIM、大數據、智能化、移動通訊、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 ,使建筑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進展。
3、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意見中提出,要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強化隊伍建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打造“中國建造”品牌。積極培育既有國際視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師隊伍。加快培養熟悉國際規則的建筑業高級管理人才。
4、2018年住建部《貫徹落實推進城市安全發展意見實施方案》建辦質〔2018〕58號。
推動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建筑節能、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大數據在建設工程中的應用,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2018年住建部《貫徹落實推進城市安全發展意見實施方案》建辦質〔2018〕58號。
推動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建筑節能、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大數據在建設工程中的應用,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科技發展以人為本,在各項政策的推進下2020年02月10日,國家郵電通信人才交流中心印發了《關于開展智慧建造工程師專業技術等級考試的通知》(郵電人才【2020】14號文)這標志著我國智慧建造工程師專業技術等級考試制度的建立,將推動提高智慧建造專業技術人員理論與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