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5-13 13:18:45來源:魔方格
PLC編程技術怎么執行的?PLC執行程序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輸入采樣階段、程序執行階段、輸出刷新階段。PLC執行程序三階段工作過程:
PLC編程技術怎么執行的
1、輸入采樣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PLC以掃描方式讀入所有輸入端子上的輸入信號,并將各輸入狀態存入對應的輸入映像寄存器中。此時,輸入映像寄存器被刷斷。在程序執行階段和輸出刷新階段中,輸入映像存儲器與外界隔離,其內容保持不變,直至下一個掃描周期的輸入掃描階段,才被重新讀入的輸入信號刷新。可見,PLC在執行程序和處理數據時,不直接使用現場當時的輸入信號,而使用本次采樣時輸入到映像區中的數據。一般來說,輸入信號的寬度要大于一個掃描周期,否則可能造成信號的丟失。
2、程序執行階段
在執行用戶程序過程中,PLC按梯形圖程序順序自上而下、從左至右逐個掃描執行,即按助記符指令表的先后順序執行。但遇到程序跳轉指令,則根據跳轉條件是否滿足來決定程序跳轉地址。程序執行過程中,PLC從輸入映像區中取出輸入變量的當前狀態,然后進行由程序確定的邏輯運算或其他運算,根據程序指令將運算結果存入相應的內部繼電器中,包括輸出繼電器、內部輔助繼電器、定時器、計數器等。輸出繼電器的信號存放在輸出映像區,即輸出繼電器與PLC外部的同編號的輸出點對應。
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同一周期內,前面的邏輯結果影響后面的觸點,即后執行的程序可能用到前面的較新中間運算結果;但同一周期內,后面的運算結果不影響前面的邏輯關系。該掃描周期內除輸入繼電器以外的所有內部繼電器的較終狀態(導通與否),將影響下一個掃描周期各觸點的開與閉。
3、輸出刷新階段
當所有程序執行完畢后,進入輸出處理階段。在這一階段里,PLC將輸出映象寄存器中與輸出有關的狀態(輸出繼電器狀態)轉存到輸出鎖存器中,并通過一定方式輸出,驅動外部負載。因此,PLC在一個掃描周期內,對輸入狀態的采樣只在輸入采樣階段進行。當PLC進入程序執行階段后輸入端將被封鎖,直到下一個掃描周期的輸入采樣階段才對輸入狀態進行重新采樣。這方式稱為集中采樣,即在一個掃描周期內,集中一段時間對輸入狀態進行采樣。
而對于大中型PLC,其I/O點數較多,控制功能強,用戶程序較長,為提高系統響應速度,可以采用定期采樣、定期輸出方式,或中斷輸入、輸出方式以及采用智能I/O接口等多種方式。
從上述分析可知,當PLC的輸入端輸入信號發生變化到PLC輸出端對該輸入變化作出反應,需要一段時間,這種現象稱為PLC輸入/輸出響應滯 后。對一般的工業控制,這種滯后是完全允許的。
C語言是一種功能強大且靈活的編程語言。
它具有豐富的數據類型和運算符,可以方便地進行算術、邏輯和位操作等各種計算。這使得C語言在PLC編程中可以輕松處理各種復雜的邏輯和算法。C語言還提供了豐富的控制結構,如條件語句、循環語句和函數等,使得程序的編寫更加靈活和可讀性更強。
C語言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由于C語言是一種通用的編程語言,幾乎在所有的操作系統和硬件平臺上都有相應的編譯器和解釋器。這意味著使用C語言編寫的PLC程序可以很容易地在不同的PLC設備上進行移植和運行,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
C語言還具有較低的資源消耗。由于PLC設備通常具有有限的計算和存儲資源,因此需要一種編程語言來盡量減少對資源的占用。C語言作為一種底層語言,可以直接操作硬件,充分利用PLC設備的資源,從而提高程序的效率和響應速度。
C語言有著廣泛的應用和豐富的資源。C語言是一種非常流行的編程語言,擁有龐大的開發者社區和豐富的資源庫。這意味著使用C語言編寫PLC程序時可以方便地獲取到各種開發工具、庫函數和代碼示例,大大提高了開發的效率和質量。
C語言適合用于PLC編程的原因主要包括其功能強大且靈活、良好的可移植性、較低的資源消耗以及廣泛的應用和豐富的資源。使用C語言編寫PLC程序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維護性,同時也方便了開發者的開發和學習。
C語言是一種非常適合用于PLC編程的語言。它的功能強大、可移植性好、資源消耗低以及具有廣泛的應用和豐富的資源,使得使用C語言編寫PLC程序成為一種理想的選擇。